当前位置:首页 > 扬中厂房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无锡:科技招商发力助行业“黑马”落地“成金”_龙虎网

admin4周前 (04-26)扬中厂房信息12

  从桐树基因的基因检测技术到快仓智能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一个个高估值、高质量的科技企业项目,不仅点亮了无锡的产业板块,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增长极。在这个12月看2024年度科创招商:基金牵引、飞地招商……凭借优质产业链的吸引力和高位招商引资的战略眼光,无锡正磁吸着更多的科技“黑马”企业。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今年以来,随着一个个重磅项目接连落地,无锡科技招商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论断进行着直观演绎。

  10月初,桐树基因正式完成过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三个月前,这匹“大黑马”刚携巨额融资从上海来到无锡,落户梁溪科技城。在基因检测领域,桐树基因已深耕7年,拿下了国内首张微卫星不稳定检测Ⅲ类医疗器械证书,造福国内300万名肿瘤患者。

  公司背后站着一位曾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工作的医生——创始人严令华,他拥有16年肿瘤分子诊断从业经验,覆盖临床、科研和研发。他为公司取名“桐树”,出自“凤栖梧桐”“凤凰涅槃”之说。“我们认为,肿瘤患者在做基因检测后就像经历了凤凰涅槃,而我们就希望成为凤凰栖息的梧桐树。”严令华说。

  桐树基因从临床需求端出发,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极高技术壁垒的体外诊断(IVD)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于2021年取得国内首张微卫星不稳定检测Ⅲ类医疗器械证书,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近20种肿瘤检测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随着公司更多重磅产品逐一获证上市,桐树基因未来有望在千亿级精准医学肿瘤市场成为领跑者。

  几乎与桐树基因落地同时,梁溪科技城又从上海“挖”来一头高估值“独角兽”。成立于2014年的快仓智能是全球第二大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提供商,累计出货量超2.5万台。公司已在20多个国家、50多个行业开发出千余家客户,其中包括鸿星尔克、菜鸟网络等头部企业。2021年,公司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估值超10亿美元。

  一个个高估值、高质量的科技企业项目,如同一条条产业链上耀眼的亮点,在无锡各个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板块拼图上发光。在近期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4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上,仅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和主导招引落地的企业就有16家,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医疗、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其中,有8家企业总部及产业已落地无锡。

  落地“成金”,耐心资本助企业“乘风破浪”

  落地无锡不到3个月,桐树基因就拿到了由无锡市梁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领投的超亿元投资。相似的场景也在快仓智能上演,落户无锡短短一个月,公司就顺利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同样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参投。

  “这次融资是快仓智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深耕海外市场的强大助力。快仓智能将充分利用本轮融资,进一步强化在各大海外市场的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耐心资本的注入,让公司创始人兼CEO杨威对快仓智能在全球市场上“乘风破浪”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

  从桐树基因到快仓智能,一条招投联动、“基金+产业”双向赋能的科技招商路线清晰可见。梁溪科技城出资设立了双百亿规模的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与梁溪数字经济产业母基金,另外还参与投资基金共十余支,呈现“基金+产业”的杠杆放大效应。以基金管理人为媒介,挖掘合作基金已投项目和储备项目资源,先后推介优质招商项目信息百余条,促成签约视比特、九章云极等多个潜力型细分龙头项目。

  微纳星空、优奇智能、融和元储、研微半导体……无锡经开区的科技招商名录同样“星光熠熠”。今年以来,多个重磅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或开工建设。这份招商名录背后也有着耐心资本的力量。自启动运营伊始,尚贤湖基金PARK就紧紧锁定“硬科技”,探索符合创新发展的产业金融新攻略。截至目前,尚贤湖基金PARK累计落地股权投资类企业超300家,集聚基金注册规模超2400亿元,先后为无锡经开区“一镇五园”推介优质招商项目信息200余条,促成签约了绿叶诊断总部、浦光生物等20多个潜力型细分龙头项目。

  放眼全市,各地在科技招商过程中都正加快融入“投行思维”。江阴发挥国有资本和金融工具的引导作用,通过购买企业股权、提供并购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招商引资。宜兴依托新动能产业基金、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等,建立了一本“科技招商资本图谱”;总投资1.5亿元的赛阳高科技投资基金方案已敲定,将聚焦先进制造产业,着力构建“生态+科创+资本”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布局未来,“飞地招商”培育新动能

  端茶倒水、熨烫衣物、照顾老弱病人……凭借灵活的手指,一台身高180厘米、重8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可将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研制这款人形机器人的规上企业——无锡灵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今年6月刚刚落地我市,由梁溪区建在北京的京溪飞地招引而来。据介绍,该款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家庭服务、健康陪护、养老陪伴等领域,目前首批产品已成功生产下线。

  “我们在京溪飞地的创新中心度过了蕞艰难的初始时期,如今落户梁溪顺理成章。”公司财务总监劳加宁说,因为有了前期的对接,落地过程十分顺利,仅用了半天就办理好了相关证照。灵域未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初期,公司面临资金压力大、市场化推广受阻等各种挑战,在这段艰难时期,公司得到了梁溪区科技局在产业政策、上下游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使得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团队扩充等各项业务得以顺利开展。

  今年3月正式揭牌投用的京溪飞地是由梁溪区携手清科智谷打造的政企联合创新运营模式的标杆项目,根据出台的《梁溪区科创飞地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组建“一飞地+一团队”的工作专班、打造“一中心+一实验室”的协同模式,以优质资源和全链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依托科创飞地,大批潜力项目在无锡域外“播种”,熟化后引入本地,成为产业链条上的“未来之星”。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是无锡首家驻沪科创飞地。飞地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两地共同的特色产业,促成20多个创业项目落地江阴高新区。为进一步扩大科技招商“朋友圈”,江阴还组建了专家顾问智囊团,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创新联盟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科技招商。

  据统计,目前,全市科创飞地总数达60多个,分别设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西三角”等城市和地区。通过集聚创新资源、聚焦未来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创新运营模式,这些科创飞地的桥梁枢纽、平台载体作用已初步显现。近期的统计显示,无锡科创飞地在孵企业500余家,已招引200多家企业在锡注册落户。(朱冬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yangzhong.021cf.cn/index.php/post/1581.html

“江苏无锡:科技招商发力助行业“黑马”落地“成金”_龙虎网” 的相关文章

常州盐城奏好跨越长江的南北“交响曲”

常州盐城奏好跨越长江的南北“交响曲”

  时光轻抚,变化不仅在攀升的数据中体现,也在园区的一草一木间铺陈。   园区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全省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头部方阵;新增17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浓度在园区内持续升腾;科创园、人才社区的建成投运,生产性、生活性服务的日益完善,为这片土...

我市首次开展市级孵化器和加速器认定科创载体梯队赋能双招双引

我市首次开展市级孵化器和加速器认定科创载体梯队赋能双招双引

  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是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日前,我市发布《2024年度市级备案科创载体的通知》,云谷孵化器、设计瑰谷孵化器、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等12家单位分别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形式入选市级科创载体名单。   “锚定‘因地制宜发...

我市2024年度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数创新高

我市2024年度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数创新高

  近日,镇江市科学技术局和镇江市财政局联合发文 《关于下达2024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通知》,我市有10个项目获批立项,共争取资金254万元,立项数创新高。   此次获批立项的10个项目中,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效能长循环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大全长江电...

江苏扬州:“含科量”拉满域外创新中心“孵”出发展新引擎

江苏扬州:“含科量”拉满域外创新中心“孵”出发展新引擎

  “我们将借助上海交弗中心先进制造、人才科研等优势,打造全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桥头堡’和孵化企业、转化成果的‘培育库’,推动广陵经济开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中欧产业园建设。”不久前,2024扬州广陵—上海大都市圈开放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广陵区(上海)域外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邗江科创载体助力产业向“新”

邗江科创载体助力产业向“新”

  扬州网讯 (通讯员 韩科轩 记者 钱伟) “入驻扬州高新智创园后,园区在孵化空间、导师团队、服务配套等方面给予我们全方位支持,‘一站式’满足我们的创业需求。”日前,由中国药科大学陈新博士领衔的团队入驻扬州高新智创园,其带来的“去氢消代谢及抗耐药”技术平台开发进展顺利。...

科技“活”起来设备“动”起来明月湖交出“创新答卷”

科技“活”起来设备“动”起来明月湖交出“创新答卷”

  科技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让创新技术有效融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甚至凭着创新技术“催生”更多潜在的“独角兽”?今年以来,两江协同创新区聚焦院所转型发展,开启了自己的创新探索,并给出了自己的“创新答卷”。   近日,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