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扬中厂房信息 > 正文内容

实现更高维度合作共赢

admin6个月前 (09-24)扬中厂房信息27

  本报记者 钱爱仁 茅晨华 龚丽丽

  启东滨江临海,与上海、苏南一江之隔。

  近年来,我市放大交通区位、江海岸线、承载空间等优势,通过先行突破、率先探索,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向沿海布局,集聚重特大项目,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

  新引进上海苏南亿元以上项目40个

  9月9日上午,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标准厂房二期6.3万平方米7栋标准厂房已完成总平面图报批、施工图设计等,正开展土地挂牌等前期工作。首开区6万平方米5栋标准厂房和1栋综合楼去年12月全面竣工交付。产业园力争打造成为跨江融合的典范区、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目前在手在谈项目21个,已落户项目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

  近年来,我市抢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1+8”大都市圈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等战略机遇,部署推进重点合作园区的布局规划,成立协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6个工作专班,合力推进协同区建设。今年1~7月,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8个,来自上海、苏南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占比达58.82%。

  高新区(近海镇)作为重点建设区,持续优化启东配套浦东产业园建设,做深做实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全力推进协同区建设工作。2021年,上海昭晟机电(江苏)有限公司落户启东高新区,一期项目投资20亿元,项目尚未竣工,公司便决定追加投资、上马投资二期项目,并预留了三期项目空间,打造全球蕞大的大直径无缝旋压阴极辊生产基地。

  长江入海口,一条船舶海工产业链横江延绵。9月10日,由振华重工建造的国内首艘15000方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完工四方见证仪式。“新海鲟”轮总长155.7米,型宽32米,型深13.5米,泥舱蕞大舱容16808立方米,可实现“一键疏浚”和能效智能优化,典型工况下可进行“无人疏浚”。打开“新海鲟”号供应链清单,84家主要设备供应商,其中76家地处长三角。如今,启东与上海、苏南的船舶、海工合作成为常态,实现了长三角地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我们将聚力打造‘生物医药就到启东、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地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兴港口、聚产业、拓空间,推动全市临港、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发展,加快把“家门口”的机遇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9月10日上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豪威科技园区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内,入孵企业上海金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品研发和提升;百公里外,企业位于启东高新区的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一派忙碌景象。

  上海金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安全门类系统及安防设备研发制造,是上海多家银行的主要供应商。今年3月,金穗时代入驻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并在高新区投资建设生产基地。“上海的创新中心宛如一座坚实的灯塔,为我们提供前期研发的优质平台;启东的生产基地则是强大的后盾,为我们进一步打开广阔市场提供无限可能。”公司负责人浦凯凯感慨道。

  区域创新平台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去年10月,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张江科学城核心地带“开张营业”,致力于集聚沪启两地科创和产业资源,建立研发、孵化、前窗在上海,生产、转化、后台在启东的区域创新共同体,是我市在上海打造的科创“飞地”,为两地的跨区域协同合作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格局。目前,中心已入驻项目10个。

  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在推动区域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市与上海张江高科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更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标杆。今年5月,两地签订协议以来,双方全力以赴推进产业投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项目招引、载体共建以及智慧园区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其中,基金如同强大的引擎,有力推动着两地构建起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当前,我市的金北翼集团与张江高科全资子公司张江浩珩携手合作,合资成立张江燧锋二期创业投资基金。在此基础上,张江浩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已先后推荐生物医药、半导体装备及材料等众多领域的项目来启考察近20批次。其中,忱芯科技功率半导体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臻格生物药CDMO平台这两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即将签约落户,将为两地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网通办”虚拟专窗服务106次

  “不用来回两地跑,这实在是太方便了。”日前,启东市政务服务中心协同上海市崇明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了崇启首例长三角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家住上海崇明的吴女士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足不出“沪”,顺利完成异地房产的变更登记。

  在此过程中,数据赋能发挥了关键作用。启东市政务服务中心跨域通办专窗收到崇明政务服务中心发起的呼叫后,迅速开启“一键呼应”。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房产变更登记所需的身份信息核验、申请资料核查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网办,新的不动产权证书邮寄送达申请人,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我市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聚焦电子证照、教育文化、交通出行等领域,不断扩容跨省通办事项,让群众在异地享受更多“同城服务”。截至目前,我市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已实现10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88项线月,我市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专窗累计开展政务服务106次。

  作为南通对接上海的“桥头堡”,为更全方位对接上海,我市积极延伸政务服务触角,将“沪启政务服务虚拟窗口”升级为“实体驻沪办事点”,升级“沪启e家”线上服务模式,与“实体驻沪办事点”双线融合运行。截至目前,实体办事点事项已拓展至52个自然人事项、49个法人事项;自办事点启用以来,办件超700件,满意率达100%,已成为沪启两地企业群众办事新选择。

  在对接上海“路线图”中,我市还持续扩大全国“合作圈”,以联盟单位身份,共与全国1个市、7个省共36个地区建立通办协调运行机制,高效激发“窗口前移+政务资源集约+智慧网办”乘数效应,推动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朋友圈还在持续扩大中。我们将始终坚持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政务数据共享,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跨省通办的便利性与感受度,让政务服务真正‘跨’入民心。”市数据局局长陈卫丰说。

  启东市融媒体中心(启东市广播电视台,启东市新闻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港西路468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06027302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服务支持:路特云媒体融合服务平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yangzhong.021cf.cn/index.php/post/168.html

“实现更高维度合作共赢” 的相关文章

南通开发区举办新能源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南通开发区举办新能源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近日,南通开发区举办“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新能源产业设备更新和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以打造上下游融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落实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部署,助力制造强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23日,南通开发区经发局、财政局、税务局、市监局四部门联手发布《...

进入新赛道向新求质强动能——2024年度系列特稿之一

进入新赛道向新求质强动能——2024年度系列特稿之一

  2024年的进度条已接近尾声。从春和景明到夏日繁花,从秋果累累到冬日冰雪,时光流转中的岛城大地风光无限。而比季节更迭还要动人的,是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奋楫笃行的奋斗场景。   这一年,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从一季度9.1%到上半年7.3%,再到前三季度6...

80万江苏扬中市城市生命线一期建设前期咨询服务和风险评估项目

80万江苏扬中市城市生命线一期建设前期咨询服务和风险评估项目

  80万,江苏省扬中市城市生命线一期建设前期咨询服务和风险评估项目   项目名称:扬中市城市生命线一期建设前期咨询服务和风险评估项目   采购单位:扬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   提交投标文件:2024年12月03日...

校企合作又有新进展我区三家企业牵手上海高校

校企合作又有新进展我区三家企业牵手上海高校

  近日,扬中市市长张德军带领各镇(街、区)、部门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赴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以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黄子来,副市长林成春,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卢朝晖,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陈军等参加活动,我区3个...

中希微电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在淮安区开工

中希微电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在淮安区开工

  11月20日上午,中希微电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开工活动在淮安区举行。市长顾坤宣布项目开工,中希集团董事长郑元龙、中希微电(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旭夏致辞,副市长张冲林参加活动。   郑旭夏表示,淮安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特别是打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