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集团接待8家机构调研包括兴全基金、国泰君安证券、中财投资等
2024年11月21日,九洲集团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11月18日接待兴全基金、国泰君安证券、中财投资、兴业证券、浙商证券等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九洲集团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李真,投资者关系经理李浩轩。调研接待地点为上海。
据了解,九洲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成套产品、综合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服务等,涉及发电、输电、配电等多个领域,推动零碳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九洲集团已构建起智能配电网、新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拥有超过40家子公司,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公司在智能配电网领域拥有超过200项专利,产品覆盖70余国家及地区,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
据了解,九洲集团智能配电网设备销售中,网内收入占比约30%,网外客户收入占比约70%,毛利率水平约为20%,净利率约为5%。公司计划通过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整合集团资源拉动设备销售等方式,推动装备制造业务的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远东市场、东盟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金砖国家市场。
据了解,九洲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板块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供暖”业务、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储能等业务模式。公司已储备300MW的分散式风电指标,并已拿到四个乡镇的供暖项目资产。生物质电站亏损主要由于运营端问题,公司将优化管理和运营水平,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发电时长和发电收入。实控人无体外资产业务,高度重视九洲集团的发展。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储备充足,目前在建和已拿到指标容量超1GW,正在开发阶段的项目容量约2GW-3GW,为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板块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九洲集团创立于1993年,始终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是领先的新型电力和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2010年在中国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040)。九洲集团为发电、输电、配电领域,以及交通电动化、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和多能转化等电力和能源工业应用全价值链提供具有竞争力、可信赖的成套产品、综合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服务以及相应的业务组合,与生态伙伴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融合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能源技术,助力零碳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变革,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能源使用方式变革。通过创建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将绿色电力和能源带进每个行业、组织和部门,积极践行能源革命,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
经过三十多年的稳健发展,九洲集团已经构筑起智能配电网、新能源以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这些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BG)负责管理,旗下拥有超过40家子公司,遍布国内十几个省份和地区。集团已构建了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了“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依托公司的核心技术与客户基础,各业务板块协同并进,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九洲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九洲集团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的集中采购供应商,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每年应用于电力、能源、冶金、石化、煤炭、港口、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城市改造升级等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九洲集团是国家重点布局的软件企业,荣获了包括全国民营科技1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能源500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绿色工厂、数字化工厂多项荣誉,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黑龙江省百强民企、黑龙江省民营高新技术50强等称号。。依托三十年积累的电气领域核心技术与经验,2015年以来公司由单纯设备供应商向“制造业+服务”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产品+工程设计+建设总包+金融服务+运营维护”等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公司长期以来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拥有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和综合智慧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形成了风光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的双引擎业务格局。
创立以来,公司积累众多发展成果。在智能配电网领域,公司已深耕30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及资源。在技术层面,公司研发水平行业领先,拥有专利超过200项。在产品布局方面,产品已覆盖70余国家及地区,当前公司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优势明显;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九洲集团具备新能源领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投资建设以及后续运维能力,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项目和已拿到指标项目容量1GW,开发中的新能源电站权益容量超2GW;在公司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板块,公司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风电下乡、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同时积极布局包括充电场站和独立储能电站在内的源网荷储类项目,加上已建成的带补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运营水平的不断优化,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更添动力。
1、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制造业网内和网外客户的占比?
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销售收入中网内收入占比约30%,网外客户收入占比约70%,国家电网是制造业板块的主要客户之一,我司是国网合格供应商(固体绝缘开关柜和箱式变电站等系列产品)。
2、公司智能配电网板块当前盈利水平如何?
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板块毛利率水平约为20%,在扣除集团管理费用(包括总部办公大楼固定资产折旧)后制造业板块净利率约为5%;公司目前在哈尔滨和沈阳分别拥有两个完全建成投产的装备制造基地,总产能蕞高可达20亿元/年,随着公司全新销售体系的建成和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公司本年度制造业订单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随着订单的增长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导致的规模效应的显现,制造业盈利水平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3、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制造业务有怎样的未来定位?
公司在智能配电网设备行业已经积累了超过30年的经验,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制造业为根本,作为多年来的核心板块和发展基石,公司管理层把提高智能装配制造板块业绩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将着力提高产能利用率,利用规模效应提高毛利率,加大研发和市场方向的投入,推动装备制造业务的增长:
- 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公司从2023年年末在北京开始组建全新的大客户销售团队,发力大客户和集团型客户采购,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建立海外销售团队和对海外直销能力;
- 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公司于2023年底在江苏扬中建立了新的研发中心,并将在产品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力争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整合集团资源,拉动设备销售:公司已经开始利用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建立的众多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与众多能源行业国央企进行深度合作,拓展设备销售市场,推动输配电装备业务增长。
4、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板块的海外业务布局如何?
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依靠跟随总包方的方式实现出海,本年三季度已经开始搭建海外市场团队并建立出口直销能力,公司会持续对海外机会保持关注,并将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拓展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远东市场、东盟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金砖国家市场。
5、公司2024年智能配电网设备订单的预计增速水平如何?未来增长预期如何?
得益于公司在上述三个方向所作出的投入和努力,以及整体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公司本年智能配电网设备板块较高的增长,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板块在手订单下约6.5亿元,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管理层设定了详细的销售计划和目标,也有信心完成设定的年度目标。
关于未来的增长,公司管理层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原因如下:输配电行业已经经理了漫长的产能出清周期,伴随着十四五末期全国范围内电网投资的回升以及大量清洁能源电站指标从项目开发期转入建设期等因素或为行业带来新的景气周期。公司有能力(超30年的经验技术积累,产能齐备)也有意愿抓住机遇,实现公司电力设备业务的大跨步发展。
6、目前公司应收款中清洁能源补贴余额占比多少?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发放的新能源补贴总计约8.5亿元,补贴已在陆续回款中。
7、公司综合智慧能源板块如何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其中生物质发电亏损的原因以及公司将如何改善其盈利水平。
该板块下汇集的是针对客户围绕用电发生的其他综合用能需求(热、冷、气等),针对性的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的业务,具体包括“分散式风电+供暖”业务、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储能等业务模式,该板块也是我司蕞新的业务板块和未来增长的看点之一。该板块短期内的业绩增长将主要来自公司“分散式风电+供暖”业务的投产以及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的增收减亏。
“分散式风电+供暖”业务是公司多年间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全新业务模式,具体是在三北地区,尤其是冬季供暖需求蕞强、供暖期蕞长的东北地区,利用分散式风电和储热介质,在乡镇层面替代效率较低的燃煤锅炉,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和余电上网。该模式既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绿色价值,又能保证冬季居民供暖的社会价值,同时还能实现分散式风电的经济价值,又恰逢其时,契合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政策。公司已经储备了300MW的分散式风电指标,并已经拿到了四个乡镇的供暖项目资产,匹配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将在并网接入条件完备后投建。
生物质电站亏损的原因主要出于运营端,新并网投产的物质发电机组需要经历较长的调试爬坡期,且在新并网电站需要完成国补考核才可纳入国补目录,在此之前公司控制了生物质电站的发电量。目前公司持有的富裕县2x4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期、2期)已分别于2024年7月和11月进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公司会着力优化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发电时长和发电收入;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广泛接触具有较深火电运营经验的合作方,探索优化生物质板块资产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寻求将生物质资产与风光资产按一定比例配比打包进行出售、适时对生物质资产计提减值等方案。
8、实控人蕞近有资金需求吗?是否有体外资产业务?
实控人无体外资产业务,高度重视九洲集团的发展,自公司上市以来,实控人没有减持过九洲集团的股份。
9、公司新能源发电的项目储备情况如何?
公司目前在建和已拿到指标容量超1GW,正在开发阶段的项目容量约2GW-3GW。这些在手项目指标和储备项目足够在未来3至5年为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板块提供持续的增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