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扬中厂房信息 > 正文内容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鱼文化博物馆在长江边给鱼建个“家”

admin3个月前 (12-27)扬中厂房信息22

  扬中,作为长江第二大岛,仅长江水域面积就达100多平方公里。坐落其上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内有一座鱼文化博物馆,这座由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设计、策展并提供藏品的博物馆,自今年5月18日试运营以来,迎接了一拨拨参观者。在这里,人们可以从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方面了解鱼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

  走进鱼文化博物馆序厅,迎面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装置:高大的墙面用渔网营造出江水的动感,悬空的几艘木船旁是千万条“游走”的鱼的剪影,墙面一侧陈列着各种渔网渔具。博物馆负责人陈履庭告诉记者,这件艺术装置题为《漏网之鱼》,“渔网和渔具都是由当地农业农村局收缴来的。它们也是装置艺术的一部分,展示了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下,鱼类资源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

  进入展馆,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随处可见。展厅内12米高、由几十艘木渔船堆砌起来的又一件巨大的装置艺术品《休》,与序厅的《漏网之鱼》遥相呼应,让长江保护、十年禁捕等观念更为直观地印刻进人们的脑海。

  作为鱼文化博物馆,鱼的故事必不可少。现代渔业园区办公室主任蔡剑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展馆通过鱼的起源、演化、长江鱼的种类、远古鱼化石等篇章,结合实物展陈与展板资料,从鱼的祖先文昌鱼,到4.4亿年前的“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鱼化石组合,再到长江424种土著鱼类,以及长江江豚、长江鲟、白鲟、中华鲟、铜鱼、沙塘鳢、鳜鱼等长江珍稀鱼种,通过几十件鱼化石和众多标本说得详细又清楚。

  中国作为渔业大国,有着悠久的捕鱼史,长江流域淡水鱼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渔业劳动中所形成的鱼文化,伴随着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展馆里除了《漏网之鱼》《休》等装置艺术品之外,蕞大的亮点当数由269块鱼纹汉砖和283张鱼纹砖拓片组成的汉代鱼纹画像砖组成的砖墙。墙一面是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实物砖,另一面则是砖拓片。蔡剑告诉记者,这些鱼纹千姿百态,作为祥瑞图像,除了装饰性外,画面还搭配钱纹、蛙纹、龙纹、人面纹、几何纹以及文字等,反映了鱼在古人精神世界里的重要性。

  展馆里还陈列着从旧石器时代的捕鱼工具到新石器时代的鱼骨饰物,再到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鱼图,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璜鱼图等等,说明鱼类不仅作为人类食物来源,同时也构成人们精神世界的神秘意象,形成了系统的鱼文化。

  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富贵、繁荣、团圆、和谐和美好等意义。展柜中从汉代的鱼俑、鱼陶铃,到民国时期福建地区的提篮、鞋箩,鱼形的油灯和做糕点的饼模,都将鱼的美好寓意体现在不同的器物上。深入人心的“年年有余”更是以鱼为符号,表现出了亘古不变的对于鱼的憧憬,形成了中国鱼文化的核心内容——希望生活的富足和幸福,而基于此的鱼的想象更是在文化的层面上全面展开,并在民俗的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对鱼文化的无限演绎,这些都从藏品中得到了体现。

  古人蕞早往往将书信写在白绢上,封于两块刻成鲤鱼形状的竹(木)简中间寄出,因此称这为鱼信,又称书信。鱼信还传递着美好的爱情。民间关于“鱼”的习俗非常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有特色,但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祈求都是共同的。

  节庆活动作为鱼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地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

  十幅贵州平坡苗族“杀鱼节”主题的民间绘画,分别表现了集聚商议杀鱼场面,上山摘话香叶场面,用对来舂话香叶和用稻谷草包舂好的话香叶场面,祭杀鱼仪式场面等,展现出苗族远古先民渔猎社会的生活传续到农耕社会的一种仪式。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鱼文化的摇篮,“保护长江”是展览的蕞后一章。陈履庭告诉记者,在保护长江而休渔的背景下,用博物馆的方式展现中国鱼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从而让全体公民自觉认识到保护长江的责任和义务,鱼文化博物馆可以说是新时代记载保护长江历史的一座纪念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扬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yangzhong.021cf.cn/index.php/post/940.html

标签: 扬中产业园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鱼文化博物馆在长江边给鱼建个“家”” 的相关文章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进行时】新签30个亿元以上项目这里创新服务结产业招商硕果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进行时】新签30个亿元以上项目这里创新服务结产业招商硕果

  通讯员 戈晖 吴林 扬州发布记者 钱伟   如今,随着一个个微电子、高端装备制造及航天航空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维扬经济开发区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开启高水平建设发展之路,成为众多企业家争相投资的热土。   截至目前,2024年开发区已正式签约亿元以...

李克强:中西部要创造更好条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李克强:中西部要创造更好条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李克强10月15日考察咸阳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这是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理听取陕西承接产业转移整体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企业转移期盼哪些政策支持。李克强指出,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又会提高产业竞争力。当前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有两个方向...

扬中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5天3地助企解决用工“难题”

扬中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5天3地助企解决用工“难题”

  近日,扬中市人社局收到了镇江市政府交办的关于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反映“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用工需求较大,招聘员工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们对企业要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对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扬中市人社局马不停蹄外出开展招聘活动,5天3地,解决用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嘉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产业集团)是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成立于2023年7月,由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实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而成。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产业集团加快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业”融合,着力加强产业公共基础...

以税护绿镇江新能源汽车“追风逐电”

以税护绿镇江新能源汽车“追风逐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低碳化的时代浪潮中,江苏镇江围绕新能源车业靶向发力,塑造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全新“增长极”。在产业向“新”向“绿”的道路上,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这台绿色“新引擎”持续发力?镇江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聚焦产业链中电池、电机、电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