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税助发展特色行业逐“智”向新
为更好地服务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扬中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蓄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以税惠动能为“智慧生产”添砖加瓦。
“这是我们今年自主研发的煤矿无线多气体巡检管理系统,集检测技术、无线充电、自动化、传感器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为一体,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近日,2024中国(西安)国际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南方某电器有限公司的新款产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目光,总经理袁臣亲自为客商讲解这款“黑科技”。
作为扬中一家专业生产煤矿安全仪器仪表及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2年的南方某电器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扎实推进装备升级、系统优化,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应用,科研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据袁臣介绍,公司目前拥有高科技技术产品、专利产品40余个,煤矿安全标志产品100余项,生产的报警仪、传感器、断电仪等安全防护产品、系统管理软件,销往全国20余省。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去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达850余万元,累计享受各类税收优惠近1800万元。与此同时,税惠也助力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向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近7000万元,公司上下对完成1亿元的年销售目标信心满满。
“相比一般制造业,创新对于煤矿安全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税惠的支持,让我们的创新研发更增添了几分郑重和人文情怀。”袁臣表示,煤矿无线多气体巡检管理系统是企业目前引以为傲的创新成果,不仅可以实时获取井下人员的行走轨迹和健康数据,实现智慧矿山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也弥补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巡更系统的不足,是名副其实的井下“智慧安全员”。
扬中虽是一座江中岛城,资源稀少,人口不多,但民企密度却是闻名全国。多元的产业结构、各异的发展质态,对“精准施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扬中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将全市企业按行业分为“主导大产业”“特色精产业”“传统老产业”几大类,依据生产规模、发展阶段、经营情况、政策需求等因素,分门别类梳理定制“政策一本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推送给纳税人。同时,在涉税服务上进一步优化,加上“在线点单”,减去复杂流程,辟出“加速通道”,让税惠落袋更精准、更高效、更有力,助力税企双向奔“富”。
江苏某制版有限公司同样成立于1992年,其主导产品“凹印印刷版辊”自企业创办以来市场力始终不减,主要应用于塑料印刷、烟盒、木纹、花布、壁纸等印刷行业,知名合作伙伴众多。
“在同行看来,我们活得挺好,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在我们眼里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公司总经理赵国平表示,随着新技术的迭代发展,机械行业正从传统的“粗笨”走向精细,“机器换人”是必然趋势,新上的全智能化三代生产线车间,就是一次有益尝试,也是转型升级的长期战略布局项目。
“税费优惠给了我们信心大投入升级改造,这是一个助力创新发展的闭环。”去年以来,该公司实现销售1.6亿元,享受各类税收优惠1400余万元,看得见的税惠礼包加速了智能三代生产线车间的建设,今年,该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智能车间,产能也不断扩大。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线处于满产状态,销售破亿元、同比增幅超20%的目标正在加速实现,其他车间的智能化改造也在加紧提上日程。
问企所需,解企所盼,助力发展。扬中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聚力实绩实效,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中助推产业创新,在优化办税缴费服务中增进纳税认同,以更大决心、更惠政策、更优服务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杨瑞文)
科普需要“受众导向”——从新修订的科普法谈起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高校校长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经验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各界拥抱AI规模化产业应用契机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达8400亿斤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2024,盘点“大国粮仓”米袋子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云+AI”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古代建筑中的抗震巧思——董泽故居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成功投运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图解】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跃 产业化率达55.1%
2024-12-27 09:48
中国工程院举行座谈会 纪念首任院长朱光亚院士诞辰100周年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蕞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修订 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第41次南极考察:南极中山站的“生命之水”从哪里来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