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学热情扬中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新纪元
在科学教育逐步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扬中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如何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2022年12月25日,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上,针对新时代的科学教育发展进行了动员部署。扬中市深入贯彻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在科学教育方面,对每一所中小学都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
扬中市的学校把科学教育视为基础性课程,渗透到学科教学、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各个方面。走进扬中市的长旺中心小学,便能感受到浓厚的科技氛围。虽然这所乡镇小学仅有188名学生,但它所展现的科技活力令人惊艳。
校长缪志国自豪地说道:“得益于全市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我们对学校进行整体重建时,特别注重科技教育场馆的改造。我们的‘儿童梦工场’STEM实验室、比特实验室、智慧电子实验室、机器人设计室等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这些科学教育场馆的升级,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科学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和实践性。
扬中市的孩子们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表现突出,先后有272人次在江苏省、镇江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荣誉。独创的《不会滑落的肥皂》和《刻度圆规》等作品,甚至申请到了国家专利。这一系列成就是全市各中小学充分利用自有资源的结果,他们从校内科技馆推出各类特色活动,包括科学课、科技节及线上线下的科普讲座,科学教育逐渐向多元化和实践化发展。
新坝中心小学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针对蔷薇花的校本课程。教师方勇带领孩子们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蔷薇花的生长机理、遗传特性等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扬中市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和研学实践成效显著。扬中市实验小学推出了航模车模、机器人、计算机编程等多项兴趣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让他们拥有更多实践科学的机会,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为了让科学教育更具深度和广度,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组建了一个科技教育核心研究教师团队,依据学生不同的年级特点制定了包括“安全与生活”“智能与生活”等主题的“科创生活家”课程,致力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科学教育的落实并非一所学校的孤军奋战,有效的资源整合至关重要。在扬中,许多学校积极推进“馆校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与当地企业、农业园区和博物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将校外的优质资源引入教学中。这种合作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家长开放日和亲子课堂,扬中市还通过“家庭实验室”的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科学实验。这样的实践,既促进了科学素养的提升,也加深了家庭之间的互动关系,让科学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
扬中市教育局局长方学建分享到:“我们通过全面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前沿科技课程,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同时,我们与市科协合作,组建了科学副校长专家库,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为学校的科学教育提供深度支持。”
科技教育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为其全面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扬中市将继续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点燃他们心中对科学的热情,助力他们的成长与成功。这种以科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切实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